2008-12-31

法體行相(因為有同學問,所以簡單資料回覆)

戒之四科(資料來源)   
依《行事鈔》所說,一切「戒」,都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這是依據戒律的精神而分。律宗主要的義理在「戒體論」,律宗三家的分歧也就在此。   
(一)戒法:是佛陀所制戒的法則。是眾生的軌範,得生諸禪定及智慧,可免於沒溺生死大海之苦,所以是解脫的途徑,出離生死的要道。   
(二)戒體:領受「戒法」後,於行者身心發得戒的體性,以本身覺照,自然守護身心,此乃出生眾善行之本,為戒律的根本精神。   
(三)戒行:發得「戒體」之後,守護身、口、意三業不失的「如法」行為。   
(四)戒相:隨其持戒,成就威儀之行,可作為軌範的相狀。   以上四科之中,以「戒體」最為重要,是一切止惡修善的內在力量。如果缺乏「戒體」為內涵,則戒律易流於形式化的戒條;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實踐於行為,則形同虛設,對生活一點也產生不了作用。因此,戒雖分為四科,其精神是一體的。受持戒律,要將這四者充分的發揮,蘊「戒體」於內心,而將「戒行」實踐於外,則能莊嚴儀表,受人愛敬。

另外師父廣論錄音帶第五十六卷
『法體行相圓滿是真戒
  戒的內容一定包含法、體、行、相。也就是先了解戒為什麼要這樣制;然後受戒的時候應當怎麼樣跟戒相應得到戒體;得到戒體當中,內心應該有什麼正確的意念,自淨其意,然後行為跟它相應;接著,相應後,戒相流露於外。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不可能完全學會,但一面做,一面學;了解了之後,有好樂 心,然後出家,出家後,在相上面依止善知識,先把相弄好,然後靠這個的保護,一方面淨化自己的罪障,一方面提升自己學的力量;進一步去了解戒法的內容;然後圓滿所受的法體;然後依法起行,那時候就是戒相圓滿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戒。』

第五十卷『如法持戒 正見為要
  真正把戒持得圓滿,要具足「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個條件,尸羅就是戒,軌則就是行、住、坐、臥的儀則,淨命是我們為活命的種種行為,正知見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也是戒律的中心。戒的特質包括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法說明戒的整體內涵,了解了以後,如法受持得到戒體,然後依體起行,就是戒行,戒行有一定的儀相,這是戒相,能如法受持證得戒體最重要靠的是正知見,只要正見沒有壞,不會墮落地獄,而生龍中,龍是除了人以外,六道當中唯一還能進學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