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迴向的功德

佛在《海慧請問經》中說:
「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四十四 第四分隨喜迴向品第六之二
「且置十方殑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假使十方無邊世界一切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設有十方無邊世界一切有情,一一於彼諸菩薩所,皆持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無量種上妙樂具,經如殑伽沙數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發起無倒隨喜迴向所獲功德,甚多於前無量無數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者何?此菩薩乘善男子等,所起無倒隨喜迴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稱法界故,最勝無比。彼諸有情所獲福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於此所起隨喜迴向,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法體行相(因為有同學問,所以簡單資料回覆)

戒之四科(資料來源)   
依《行事鈔》所說,一切「戒」,都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這是依據戒律的精神而分。律宗主要的義理在「戒體論」,律宗三家的分歧也就在此。   
(一)戒法:是佛陀所制戒的法則。是眾生的軌範,得生諸禪定及智慧,可免於沒溺生死大海之苦,所以是解脫的途徑,出離生死的要道。   
(二)戒體:領受「戒法」後,於行者身心發得戒的體性,以本身覺照,自然守護身心,此乃出生眾善行之本,為戒律的根本精神。   
(三)戒行:發得「戒體」之後,守護身、口、意三業不失的「如法」行為。   
(四)戒相:隨其持戒,成就威儀之行,可作為軌範的相狀。   以上四科之中,以「戒體」最為重要,是一切止惡修善的內在力量。如果缺乏「戒體」為內涵,則戒律易流於形式化的戒條;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實踐於行為,則形同虛設,對生活一點也產生不了作用。因此,戒雖分為四科,其精神是一體的。受持戒律,要將這四者充分的發揮,蘊「戒體」於內心,而將「戒行」實踐於外,則能莊嚴儀表,受人愛敬。

另外師父廣論錄音帶第五十六卷
『法體行相圓滿是真戒
  戒的內容一定包含法、體、行、相。也就是先了解戒為什麼要這樣制;然後受戒的時候應當怎麼樣跟戒相應得到戒體;得到戒體當中,內心應該有什麼正確的意念,自淨其意,然後行為跟它相應;接著,相應後,戒相流露於外。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不可能完全學會,但一面做,一面學;了解了之後,有好樂 心,然後出家,出家後,在相上面依止善知識,先把相弄好,然後靠這個的保護,一方面淨化自己的罪障,一方面提升自己學的力量;進一步去了解戒法的內容;然後圓滿所受的法體;然後依法起行,那時候就是戒相圓滿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戒。』

第五十卷『如法持戒 正見為要
  真正把戒持得圓滿,要具足「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個條件,尸羅就是戒,軌則就是行、住、坐、臥的儀則,淨命是我們為活命的種種行為,正知見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也是戒律的中心。戒的特質包括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法說明戒的整體內涵,了解了以後,如法受持得到戒體,然後依體起行,就是戒行,戒行有一定的儀相,這是戒相,能如法受持證得戒體最重要靠的是正知見,只要正見沒有壞,不會墮落地獄,而生龍中,龍是除了人以外,六道當中唯一還能進學的。』

2008-12-24

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

分享師父在97b 的勉勵

現在大部分同修覺得讀本論很辛苦,不要怕!只要想學的善念還在,可以從兩方面下手:

一方面對已經懂的部分要去了解它好在哪裡,策發好樂之心,讓自己繼續學下去;
對於難的部分,不管怎麼樣,多多少少囫圇吞棗也要吞下去。

只要照著這個次第慢慢地來,自然而然好的結果會出現。

2008-12-23

佛陀十號

貳‧佛陀十號的內容   
一、如來   
二、應供   
三、正遍知    
四、明行足   
五、善逝   
八、調御丈夫
九、天人師   
十、佛   
十一、世尊   

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

大雄由獅子吼站 找到一些般若經的解釋
裡面有一段 是稍微介紹 今天上課提到的:
『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

2008-12-08

名相解釋(12/9)

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
思惑者貪瞋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八正道之
一、正見: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明之也。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
二、正思惟:既見四諦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長也。以無漏之心所為體。
尸羅:含有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等諸義。為六波羅蜜中之「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以為防過止惡之用。其語意,除上舉之外,據雜阿毘曇心論卷十載,另有:修習、正順、三昧、清涼、安眠等義。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則舉出:清涼、安眠、數習、得定、隧嶝、嚴具、明鏡、階陛、增上、頭首等十義。就「清涼」一義而言,蓋身、口、意三業之罪能使修行者焚燒熱惱,戒則能止息熱惱,令得安適,故稱清涼

2008-12-03

我有病嗎?

也許諸位聽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嚇一跳?
不過這裡可能要釐清一下,就普羅大眾的觀點,各位師兄師姊都是正常的人,
但是為什麼佛一開始要我們,『自安住如病想者』。
其實,只不過是要我們insight(洞察,或精神科翻譯為病識感)
要我們看見,自己的生命,還有哪些可以在增上的?
或者說,你可以認可,因為我們有生生世世累積的煩惱會隨因緣而引發痛惱這個真相或事實?
所以像病人一樣,我們有些問題是需要被改善或治療的!
在這邊不是要把大家搞得很洩氣(沒病硬要找出病來!),而是一種推動力,
人只有在看到自己,存在問題,而且也經常被那些問題所困擾的時候,
才會想要改變。那麼這些個困擾就成了退動力。
因此,好好想一想,我們有需要改變嗎?
(佛就是要引導我們,變得比現在更快樂!進而永遠快樂!)
所以這個禮拜可以好好想一想,我真的有病嗎?